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元都一卒的博客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日志

 
 

漫步小莲庄  

2017-12-15 21:44:18|  分类: 想起来就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江南一游
时隔已久
感慨良多
梦里蹉跎
一忽打水
一会炼油
正事没有
随便走走
       隔了这么久,还是忘不了的小莲庄。除了江南巨富沈万三外,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家族,就是小莲庄的主人刘镛。刘镛的创业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人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做不到,只要你的心足够大。史载,15岁的刘镛,由于家境贫寒,在布庄帮工,他起早贪黑,从厨房到澡堂,什么事都干,但辛苦一天却只能得到十文点心钱,对于处处留心想要自己起家创业的刘镛而言,每日十文的酬劳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考虑着,要往丝业上发展。南浔,倚天目诸山之胜,揽太湖苕溪之秀,所有的灵气凝结为一缕缕蚕丝,绵软柔韧,质地晶莹,名闻遐迩。16岁,刘镛进入谈德昌丝行当小伙计,早已存了心机,将来要另立炉灶,开创自己的事业。由于他聪敏好学,短短四年时间,尽通丝业经营的奥秘,掌握了经商的规律。1846年,正月新春,家家户户都忙着辞旧迎新。刘镛的心中,也涌动着开始新生活的想法,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开始着手做一番自己的事业了。于是,他辞别了谈德昌丝行,拿出所有积蓄,开了家叫做“刘恒顺”的小丝行。从此,一丝迁出万里路,刘镛一步步将蚕丝生意做到了欧洲美洲。后来,刘镛又涉足盐业,在扬州设盐务总管理处,为全国的大盐商。还在上海投资大达轮埠。先后在上海、杭州、青岛、汉口、常熟等地经营房地产;在南通创建通州垦牧公司。
     1885年,通奉公刘镛59岁,开始修建私家庄园“小莲庄”,他准备在庄园里修整一个十亩的荷花池,再在池边建几座亭台楼榭,以便在风和日丽的时候,赏荷、垂钓,安享晚年。 这时候的刘镛,已居南浔“四象”之首。也许,他希望静对荷花池时,能回忆起自己的一生。
       小莲庄为南浔景致之最,原是“四象之首”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家庙和花园。传说因为主人钦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建于湖州的莲花庄得名。有人估算,刘镛的家产,在19世纪90年代时达到了2千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当时清政府的年收入是7千万两白银
         小莲庄由内园外园和刘氏家庙组成。门额上的"小莲庄"三字为著名学者郑孝胥所书。小莲庄的印象是气派、幽深、秀美、别致。在近30亩地大小的范围里,集水榭亭轩、假山池塘诸园林建筑与牌坊、碑刻、私家庙堂等人文景观为一园。且因建于清末民初,园内的有些建筑还凸显出中西合壁之意趣。园中到处是古木扶疏,藤萝蔓连。小桥流水,拳石玲珑。小莲庄园内佳景有七八处之多,其中碑刻长廊、扇亭、御赐牌坊、后花园、荷花池等处最令人怡情悦性流连忘返。如据说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扇亭,其设计就很别致,构造精巧,雕刻精细,工艺考究,亭内墙壁上还镶嵌着《刘氏私义庄记略》石刻四块,颇有能让人玩味一番的文化内涵。从扇亭左侧穿过湿漉的甬道,就是刘氏家庙了。两座御赐牌坊横跨在庙前的路两头,一为“乐善好施”坊,一为“钦旌节孝坊”。从牌坊匾额上的题款可知,牌坊建于宣统年间,是光绪、宣统两代皇帝为嘉勉刘氏家族赈灾善举及女德节孝颁旨特准建造的。两牌坊为花岗石料门楼式造型。牌坊梁柱上精雕细刻着三星高照、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等民间故事和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麒麟、狮子蝙蝠。整座牌坊的造型结构显现出江南一带的传统风格和工艺水平。荷池西岸较高的建筑"东升阁",是座西洋式的楼房,俗称"小姐楼"。室内用雕花圆柱装饰,壁炉取暖,窗的外层用百叶窗遮光,为法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西岸另建有"净香诗窟",是主人与文人墨客吟诗酬唱之处。
         荷池西岸长廊的壁间嵌有《紫藤花馆藏帖》和《梅花仙馆藏真》刻石四十五方,故名"碑刻长廊"。刻石书法真、草、隶、篆各体皆备,刻工精妙,字体遒劲,文采飞扬,与宁海《渤海藏珍》帖石并称与世。为不使长廊有长而呆板之感,北以桥亭为端,中隔半圆亭,南以扇亭为终,并引接家庙。我到此的时候,几个学生正在对照荷塘写生,此情此景令人心动,如果是晚上,如果是在月下,是否就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里,能够看到婷婷的荷叶就“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呢?现在想起来有点失意,一个是这么大一池荷叶没有一朵花,一个是没有等到晚上感受《荷塘月色》带给我们的诗韵
    另外,到此需要指出的是此刘镛非彼刘墉(刘罗锅)也。俩人相差121年。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漫步小莲庄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4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