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元都一卒的博客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日志

 
 

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2013-12-29 19:29:38|  分类: 元朝风物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 元都一卒 - 元都一卒的博客
绢本水墨,纵31.4厘米,横9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振鹏,字朋梅,永嘉(今温州)人,被誉为元代界画(界画是中国绘画很有特色的门类,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第一人,官至漕运千户。

      王振鹏亦擅人物,笔法工致细密,自成一体。元仁宗很是赏识他,赐号弧云处士。生卒年不详。《伯牙鼓琴图》描绘的是伯牙为知音钟子期弹琴的故事。相传伯牙生于春秋时代,擅弹琴,与钟子期为友。《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流传至今的古琴曲《水仙操》和《高山》《流水》据传就是他所作。

     图中弹琴者为伯牙,人物衣纹用笔细劲流利,精谨生动。在绘画技法上很好地继承了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画法,线条挺拔有力,富有弹性,既连绵不断,又有轻重、粗细、缓急、顿挫的变化。画中部分衣帽用淡墨渲染,石块略加皴擦,丰富而简洁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有变化而又显含蓄,明快又不显单调,实为元代人物画代表作。

     卷末署“王振鹏”三字款,卷尾有元人冯子振、赵声等题记。

  友谊。画面上共有五人,左边是伯牙,他面目清秀,蓄长髯,披衣敞怀,端坐石上,双手抚琴。伯牙的对面是子期,也坐在石上,身着长袍,低头静心谛听。两人的身后共有侍童三人站立。作者用生动、准确的笔墨刻划了两个主要人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心活动,弹琴者的专注,听琴者的入神,都跃然绢上。为了衬托两个主要人物,作者还安排了三个侍童,并借用次要人物的不同反应来表达伯牙和子期之间用琴声传递感情并成为“知音”的友谊。这幅画在人物心理活动的描绘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绘画技法上画家王振朋很好地继承了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画法,线条挺拔有力,富有弹性,既连绵不断,又有轻重、粗细、缓急、顿挫的变化。画中部分衣帽用淡墨渲染,石块略加皴擦,这些丰富而简洁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有变化而又含蓄,明快又不显单调。
 此图最右边略有残缺。根据画上所钤印章可知,该图在元朝时为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元仁宗之姐)收藏,清初归著名收藏家梁清标所有,乾隆时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
  评论这张
 
阅读(18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